睡覺:人類的「情緒冬眠」?
昨天我在IG滑到一則貼文,標題很吸引人:「情緒低落時無法離開床:利用睡覺來度過低潮」。內容提到,當人感到難過、受傷、不想面對或不知道如何處理時,就會想躲進被窩裡。這就像大自然的法則一樣,冬天來臨時,動物會冬眠;而人類在情緒低潮時,也會想用睡覺來「冬眠」一下。
床,是最安全的避風港
我覺得這說法挺有道理的,畢竟床真的是個讓人感到安全的地方。當我們情緒焦慮、沮喪或寂寞時,總會不自覺地往被窩裡鑽,彷彿那厚厚的棉被是我們的防護罩,能擋住所有傷害。而且我發現,當我特別沮喪時,會睡得更多,因為這樣就不用面對那些讓人頭痛的現實。
短暫的安慰,長久的無力
以前,每當遇到不想面對、無法挽回或解決的事情時,我就會大睡一覺,期待醒來後發現這些事情都是一場夢。比如失戀、業績不好,都會讓我想一直睡覺。但每次醒來,殘酷的現實依然擺在眼前,絲毫沒有改變。
也許正是這種無力感,讓人拼命想躲進被窩裡,以為睡得更多就能忽略悲傷,試圖用「睡過頭」來療癒心靈。
從睡覺到覺醒
不過,時隔多年,現在的我已經不需要靠睡覺來逃避壓力了。這種轉變,來自於我開始規律冥想與運動:冥想讓我心智平靜,自然調節壓力;而運動則讓我充滿力量,更有勇氣面對困難。
面對真實的需要
雖然睡覺可以在短時間內暫時舒緩痛苦,但時間一久,可能會出現反效果,讓身體跟著情緒變得昏沉。其實,人在壓力大時,心和身體需要的往往不是睡覺,而是放空和放鬆。
更好的選擇
如果你也習慣用睡覺來調節壓力、面對悲傷和艱難,卻不知道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,不妨試試跟我一起運動和冥想。這兩種活動搭配起來,簡直是絕配!它們不僅能幫你快速恢復平靜和快樂,還能讓你更有力量面對困境,治癒你的心。
開啟你的覺醒之旅
對了,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開始冥想,我們也提供免費的冥想點化服務哦!來試試看吧,說不定你會發現,原來除了睡覺,還有更多有趣的方式可以讓自己感覺更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