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發現,做自己其實是一件挺難的事?尤其是成年人,因為要顧慮的事情太多,真的很難做自己——可能你一做自己,就有人說你自私,因為他們覺得你總是不優先考慮別人的想法。
反觀老人和小孩,他們看起來是最會做自己的一群人。你問一群孩子誰最棒?每個小孩都會說「我最棒」,因為他們不會掩飾自己;還有一些看起來「怪怪的」老人,他們其實也不是怪,而是在妥協了幾十年後,終於做回了自己。
不少人對「做自己」這三個字有負面觀感,認為成天喊著要做自己的人,本質上就是任性。但其實,我們說的做自己,不是為所欲為,而是一種足以改變人生的靈性實踐。
做自己的五大好處
-
教會別人如何對待你
當你重視和關心自己,別人也會學會重視並關心你。如果你忽視自己,即使是愛你的人,也可能會對你做相同的事。這是無法迴避的事實。 -
你會更快樂
你不再無視自己的需求去取悅別人。每個人都有需求,只有當你的內在需求被滿足後,才能發自內心地愛與分享。 -
你會更有自我價值感和自信
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,等於告訴自己「我值得」。你的自我價值感會提升——雖然你的價值一直存在,但它會根據你的行動而收縮或擴展。 -
你會擁有情緒穩定和平衡
當你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,面對生活裡的各種狀況時,你的內在智慧會知道如何處理。你也會更清楚什麼時候該積極,什麼時候該放鬆。 -
你可以真正幫助別人
當你在精神和情緒上都倍感煎熬時,你真的能幫助別人嗎?如果你不以自己為基礎,就無法為別人而存在,這包括家人、孩子、伴侶或朋友。
做自己,是一場心靈覺醒
做自己其實是一種心靈的覺醒,而覺醒並不總是容易。這種追尋,就像《詩經》裡描述的場景:魂牽夢縈的人兒在河的彼岸,而我們逆流去尋她。這條路勢必有阻礙,而且漫長。現在,我們追尋的伊人,其實就是我們自己。道阻且長,但我們一往無前,為的就是迎回自己。
也許,我們需要先照顧自己的需求,這讓我們看起來太過以自我為中心。但其實,我們不需要擔心自己會因此變成自私的人——因為當一個人足夠覺醒時,他的願景和愛這個世界,一定是分不開的。
所以,別再害怕做自己了!這不是任性,而是一場讓自己與世界都變得更好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