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:明明自己已經做得不錯了,卻因為別人的一句話,又懷疑起自己的選擇?或是在面對抉擇時,腦海裡浮現的不是自己的聲音,而是某位老師、長輩、專家的意見?
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我們接收到的建議與觀點從沒少過,但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,卻常常被壓到最小。
獨立思考,是一條回家的路
我們從小被教導「聽話才是乖孩子」,長大後也容易將別人的觀點當作是對的、標準的。但生命不是考試,沒有標準答案。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,但不該取代我們內在的智慧。
獨立思考,不是為了唱反調,而是練習誠實地問自己: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」
曾經,我也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
曾經,我為了討好某個重要的人,放棄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當時我說服自己:「也沒差啦,反正選哪條路都一樣。」但心裡知道,那不是我的路。
那段時間,我常常情緒低落、失去動力。直到我開始誠實面對內在的聲音,我才慢慢走回自己真正的方向。
如何找回你的價值排序?
停下來問問自己: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」 在每個重要選擇前,練習暫停一下,安靜地問自己這句話。
辨識「外來的聲音」與「內在的聲音」 外來的聲音常帶著評價、應該、不能。內在的聲音則比較溫柔,有時候微弱但清晰。
練習小小的自我決定權 從生活小事開始:今天我要穿什麼?這個週末我想怎麼過?練習為自己做決定,能幫助你建立對自己選擇的信任感。
真正的自由,是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
如果你也是在帶領他人,記得先幫自己站穩。因為當我們內在的腳步是穩的,就更能支持別人也走回自己內心的聲音。
當我們願意為自己做的選擇負責,不再將對錯交給他人裁定,我們就會感受到內在穩定的力量。
這並不代表你永遠不會懷疑、迷惘,而是即使在迷霧中,你仍然知道,自己正在走自己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