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一定聽過很多人說:「冥想對身心靈超有幫助!」但你也可能跟我一樣,試著坐下來三分鐘就覺得焦躁、無聊,腦袋飛來飛去,最後乾脆不做了。
但我要說——那真的不是你的問題,也不是你做不到。你只是還沒找到一個真正適合你開始的方式。
對我來說,那個關鍵的轉折點,就是「從一天一分鐘開始」。
不是沒時間,是太想一下就成功
我曾經也逼自己「一口氣冥想20分鐘才算有誠意」。結果不是東張西望,就是偷看時間,最後乾脆關掉計時器放棄。
後來我轉念:我願不願意試試看「每天只做一分鐘」?不需要氣氛對、不需要盤腿、也不用關掉所有雜念——就只是坐下來一分鐘,呼吸、感受身體、看看自己在什麼狀態。
這一分鐘,變成了我穩定下來的起點。
從抗拒到沉靜
我曾經帶過一位個案,她說她做冥想會焦慮,覺得坐下來就像要「被關進某種修行框架裡」。但我告訴她:「妳不用做得多完美,我們只從一分鐘開始,甚至只是閉眼深呼吸三次。」
她照做了一週。後來她告訴我,她開始期待那一分鐘的寧靜,因為那是她「整天唯一不用迎合別人、不需要做決定的時候」。
我們以為冥想是為了變強大,其實它是幫我們回到最自然的自己。
一點點開始就能累積
寫作是我另一個修煉場。剛開始寫部落格時,我也常常卡住:「我寫得夠好嗎?這樣有價值嗎?」但後來我發現,只要每天願意寫一點點,不求一次寫完,一週過去,我就多了一篇文章。
冥想和寫作,其實都一樣。不是要一次「做得完美」,而是要持續地願意靠近。
不是靜下來才冥想,是開始冥想才會靜下來
我們以為要內心很平靜才能冥想,但其實是冥想幫助我們變平靜。就像游泳不是你會了才下水,是你下水了才會慢慢學會游。
所以下次你想說「我沒辦法冥想」的時候,試著只做這一件事:
👉 設定一分鐘計時器,閉上眼,深呼吸三次。
就這樣。一分鐘的空白,會帶你回到自己。
給身心靈工作者的一句話
如果你是帶人練習的老師、教練、療癒師,請記得:你給個案的一分鐘空間,不只是技巧,而是一種允許他們「在原地被看見」的信任。
想幫助別人練習持續,自己先從這一分鐘開始,就是最穩固的陪伴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