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物車

關閉
尚未選購任何商品。

對真實的感受說yes:拋棄正向思考,療癒心的傷痕

一個防衛機制很強大的人,不容易體會其他人的愛與善意,唯有橫亙在人我之間的這面高牆瓦解,他才會開始感受到親密的連結。

awanita-blog


你觀察過自己的防衛機制嗎?例如,當你的感覺很不好,你說,沒事,我很好。當你感覺傷心、被背叛,你說,算了,我一點都不在乎。當你非常恐懼,你說這完全沒什麼好怕的。

在成年人的自我防衛,和否認行為的背後,經常躲著一個受傷的小孩。這個內在小孩,他不是別人,他其實就是我們自己,他是我們需要去療癒和整合的內在自我。療癒內在小孩,會為我們帶來一個機會,讓我們走出防衛機制,再一次回到愛裡面。

今天,來自湖北的女性個案跟我說:​「我覺得爸爸不愛我,但這也許不是真實的,爸爸可能有自己的安排,因為這樣,可能那樣,所以才會……」這不是她第一次說出這些話。過往每一次交流,只要療癒的議題和父親有關,她都會做出相似的結論。

其實,我們每一個人,都曾經是這位個案。我們每一個人,或多或少都曾經受過傷。一個受傷的人,會無意識地抗拒受傷的感受,為了避免感覺到內在受傷的痛苦,經常會不自覺地,找到許多對事件美化、合理化的理由;然後,告訴自己要正向思考,不可以感覺不好。

這樣看起來很好、很堅強,完全沒問題,表面上美麗又太平。但是裡面的傷口,還是一直在那裡,沒有被接納也沒有被療癒。防衛機制還是在那裡,像一面高牆,擋在自己和其他人之間。就像今天來的這位個案一樣。當一個人有這種習慣切斷感覺的模式時,他會很難向內去感受真實的自己。

這種模式,屬於無意識的機械性,因此他不容易意識到自己的防衛機制,除非他開始探索自己的受傷與脆弱。今天,在進行創傷釋放的療癒工作之前,我鼓勵這位個案,試著誠實接受自己的感覺,承認這份「不被父親所愛的感覺」確實存在,不否定它,不美化它。如此,對他而言將會是一份很大的療癒!

​​我們都會有感覺受傷、不舒服的時候,但是我們並不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正向思考,因為一個只有正向思考的生命,是不完整的,我們要學會以愛的方式面對、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。所謂療癒,有時不過是指一個傷口如實地被看見、承認與接納!當我們允許自己會受傷、會心痛,我們和自己之間,將會發展出一份真正的親密感,不再與自我疏離。

在一開始,勇敢大方對自己說出「我感覺自己受傷了」,可能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。

因此,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,開始培養自我覺察的習慣,勇於去觀察:每一次當我們想要否定受傷的感受時,我們的身體和內在是麼感覺?經過不斷地覺察,我們會捕捉到一些線索,我們會開始認識和理解自己固有的反應模式,進而帶領自己走出防衛機制。

一個防衛機制很強大的人,不容易體會其他人的愛與善意。唯有這面橫亙在人我之間的高牆瓦解,我們才會開始感受到與其他人的連結,這種親密感,會為我們的快樂與愛,開啟一扇門。假如你長久以來的「正向思考」,沒有為你帶來快樂和幸福,請拋棄它,重新對你內在真實的感受與自我說「是」,面向自己,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。

Hello,我是Awanita⸺

Hello,我是Awanita⸺

近年在台北、北京、深圳、廣州、杭州、成都、瀋陽、廈門與滄洲等城市,帶領過許多熱愛身心靈成長的女性整合蛻變、活出潛能。

這樣的工作持續了多年以後,我跟隨心中的聲音,將這些經驗加以整合,幫助更多嚮往身心靈創業的人,把熱愛和經驗變成打動人心的課程產品。如果你也想加入這一場,精彩又有意義的修練旅程,歡迎你常來,我很樂於和你分享我的經驗與知識。

如果你需要進一步的協助,歡迎與我聯繫。

✎ 更多文章

Awanita

女性覺醒:你以為你錯了,其實你沒有

當女性被指責錯誤時,你如果仔細去檢視這些標準,就會發現很多都是來自陽性主導的觀點:女性只要稍微想要活出自己,就有可能被定義成人們眼中錯誤的行為。如果不夠清醒,可能會水煮青蛙越來越習慣;但是幸好,我的生活出現了轉折。

Read More »
awanita-blog

致:想利用睡覺度過低潮的你……

床是讓人感到安全的地方,人在焦慮、沮喪和寂寞時,很容易往被窩裡鑽,在厚厚的棉被保護之下,在那裡沒有人可以傷害我們。我發現,我在非常沮喪的時候,更喜歡睡得更多,因為這樣就不必面對太多悲傷和艱難的時刻。

Read More »
awanita-blog

你不能做自己,因為那是自私的?

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做自己其實是一件頗有難度的事?尤其是成年人,因為需要顧慮的事情太多,真的很難做自己⸺可能你一做自己,就有人會說你很自私,因為他們認為你總是不優先顧慮其他人的想法……

Read More »
Awanita

進行簡單的卡莉火典儀式,就能解放愛

卡莉女神說:「我們的源頭是愛,我們從愛中誕生,我們是愛。所以,讓我們成為愛,轉化那些一直以來到現在,都拒絕成為愛的面向,讓它們再次成為愛。」這火典 ,可以為自己、為客戶、為空間和環境而做。

Read Mor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