冥想成效的關鍵:日常生活的改變
很多人以為,冥想要看到神佛、天使,或各種光的畫面才算成功。但其實,好的冥想重點不在當下有多神奇,而是看結束後的生活有沒有變得比較好。比如說:
・工作時比較能集中注意力
・遇到麻煩也比較冷靜
・不會動不動就被小事惹怒
・做事情更有效率,而且比較不費力
這些才是真正有效冥想帶來的轉變。
反過來講,就算冥想當下感覺很棒,如果回到日常還是老樣子——焦躁、壓力大、情緒容易爆,那這樣的冥想其實沒多大幫助。
別再誤會冥想了
不管是剛開始學,還是已經冥想一段時間的人,都很容易卡在一個盲點:以為冥想一定要有特別的畫面或神奇經驗才叫有進展。但其實,與其糾結「當下有沒有感覺」,不如去觀察「冥想之後生活有什麼不同」。
另外也提醒一下,冥想時如果一直冒出雜念,甚至覺得煩躁、昏昏欲睡,其實都很正常。因為靜心本來就是在釋放壓力,這些反應就是你的身體正在排掉累積的疲憊,不用太緊張。
靜不下來,可能是這四個原因
作為者心態:太刻意追求
聽到別人分享很神奇的經驗,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。其實這種「我一定要怎樣」的心態,反而讓靜心變得更困難。冥想是讓它自然發生,不是靠努力爭取來的。欲望:期待太多
有些人冥想時一心只想著「我想看到光」、「我想聽到聲音」,但這些畫面反而會干擾你靜下來。它們有可能發生,但不是目標,別本末倒置。匆匆忙忙:時間不夠
如果你邊冥想邊想著等一下要出門、要回信,當然很難進入狀態。可以早起一點,留個半小時,慢慢來會比較容易。野心勃勃:放不下工作
很多創業者或工作狂,明明在冥想,腦子卻還在盤算接下來的偉大計劃。這樣真的會靜不下來。暫時放下那些想法,你會發現冥想之後工作反而更順。
傻傻地做就好
我的靜坐老師說過:「關於靜坐,只要傻傻地做。」意思是不要想太多,避開那些追求、期待和急躁的心態,靜心自然會發生。
這些年來,規律冥想確實帶給我很多能量和支持。如果你對冥想有任何疑問,隨時可以找我聊聊。記住,冥想不是比賽,不需要追求什麼特殊體驗,它能讓生活變好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