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需要透過關係被認可
很多人會把自己放進關係裡,用對方的反應來定義自己的價值。有被在乎,就是值得;被冷落,就開始懷疑自己。久而久之,關係變成一場小心翼翼的維持,而不是一個能讓人放鬆的地方。
我曾在遼寧認識一位朋友,她和男友住在一起半年了,牆上卻還掛著他和前女友的照片。她沒說過什麼,也沒表現出不高興,但心裡很介意。她把自己擺在很後面,而對方卻越來越不尊重她。
她不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,而是卡在一種想法裡:「如果這段關係結束了,那我會不會什麼都不是?」
這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。
很多人都會這樣。
當你不曾被好好對待
我們會接受那些不舒服的對待,往往不是因為愛,而是因為從小就沒體驗過「被愛和被尊重」是什麼感覺。
很多人從小學會的是要配合、要讓人開心,卻沒學過怎麼表達自己的界線。於是當關係裡出現問題時,第一反應不是說出來,而是先忍耐下來。
甚至有人會去問別人:「你老公也會這樣嗎?」只要聽到「別人也這樣」,就能暫時安心。但那不是平靜,那是欺騙自己。
回到自己的感受
關係裡的混亂,往往是從忽略自己的感覺開始的。你可以問自己:「我現在有什麼感覺?」是難過、生氣,還是其實早就很累了?不用急著改變什麼,只要能如實看見,就已經很好。
很多人以為,自己只有在憤怒時才可以表達界線,但其實不是。你可以在一開始就說出來:「這樣我不舒服」「這件事我不願意」。不用吵架,只要清楚表達。
當你嘗試說出口的時候,如果腦海裡冒出「我應該體貼一點」「我不能那麼自私」這類聲音,試著把它換成:「如果我願意,我可以這麼做。」
光是這樣去轉換,你會發現整件事的感覺都不一樣了:你可以決定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,也能在關係裡做自己。你開始陪自己走每一段路,不再把感覺丟在一邊,這是一個好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