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成為身心靈工作者,先找回對自己的善意

靈性工作者在提供服務時,應避免以評論代替觀察。透過具體的方法,我們可以學會不評斷地表達與聆聽,並轉化對自己的語言,找回善意與穩定。這是一位身心靈工作者應具備的重要修煉。
Awanita

有人說她被靈性工作者批判了

有位療癒師曾跟我分享一段經歷。她找了一位靈性工作者服務,結果感覺自己被批評了。對方說她「能量不好」、「像青少年一樣不成熟」,讓她很受傷。幸好,她當下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,對方也因此調整了態度。

▌1.不帶評論的觀察

這讓我想到《非暴力溝通:愛的語言》裡的一個重要觀念──不帶評論的觀察。

我們常以為自己說話平和又有愛,但其實語言裡可能藏著暴力。「不評論的觀察」不是要你完全客觀,而是提醒我們不要把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。比如看到一個人生氣時,與其說「這人完全沒情緒控制力」,不如說「他現在看起來很生氣」。

▌2.改變對待自己的態度

為什麼我們很容易評論別人,同時又很害怕被別人評論?因為那其實是同一件事的兩面。

我們習慣怎麼對自己,也會這樣對別人。可是一旦別人也這樣對我們時,我們就會覺得很難受。所以,最該先改變的,是我們對自己的態度。當你學會觀察但不評論自己,久了,別人對待你的方式也會變得不一樣。

▌3.學會區分評論與觀察

 

下面這幾個例子,能幫你看出評論和觀察的差別:

評論:「我每天都在瞎忙。」

觀察:「我最近時間安排有點亂,需要調整一下。」

評論:「我就是沒投資命。」

觀察:「我學習理財的速度比較慢。」

哪一種說法比較有愛?你應該感覺得出來,觀察比評論更有善意。

愛的語言就像玫瑰,評論像子彈。

▌4.自我對話的轉化練習

這裡有個簡單的方式,可以幫你把「批評」轉成「觀察」:

  1. 製作表格:畫一張表格,分成兩欄,一欄寫「評論」,一欄寫「觀察」。

  2. 寫下評論:在「評論」那欄,寫下你常對自己的批評,例如「我亂罵小孩,是個壞媽媽」。

  3. 轉化為觀察:然後,把觀察到的具體事實,寫在「觀察」那欄,比如「我一煩躁,就容易把氣出在孩子身上」。

  4. 貼在顯眼處:把這張表貼在你會常看到的地方,比如書桌前或冰箱上,提醒自己用觀察取代評論。

▌5.找回對自己的善意

當我們評論別人時,對方通常會防衛、反擊。同樣地,當你批評自己,你的內在也會受傷。所以,重點是問自己:怎麼做,能讓自己感受到善意?多給自己一點「玫瑰」,少開幾槍。

從語言開始,你可以一點一滴地轉化內心。找出三到五個你對自己最嚴厲的批評,然後,把它們一一轉化為具體的觀察,培養對自己的善意。

如果你想走上身心靈服務的道路

這其實就是很重要的一環。

這不只是對自己的修煉,更是對來到你面前的每一個人負責。因為身心靈工作不是只有技術,更需要穩定、清明和善意。當你這樣對待自己,你自然也會成為一個,能讓人安心靠近的人。

Picture of Awanita

Awanita

✎💬發現、找到快樂與滿足的寶藏,去經驗每天的生活,成為一道光,與世界分享你的喜悅 ……

✎ 更多文章

Awanita

祝福的力量:用心念轉化世界的起點

心念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。透過日常的祝福行動──對食物、自己、甚至對讓你困擾的人──我們不只提升自身能量,也悄悄轉化了生命的氛圍。祝福不是迷信,而是深藏於傳統與現代經驗中的實踐智慧。

Read More »
awanita-blog

情緒低落時,睡覺真的是解藥嗎

面對現實並不容易,但逃避只會讓問題更複雜。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放下對過去的執著,才能真正與自己和解。當你願意直面現實,內心的平靜與力量將隨之而來,帶領你走向更好的未來。

Read More »
awanita-blog

做自己很難?其實這是一場心靈覺醒之旅

做最好的自己,不是自私!做自己不是任性,而是一種心靈覺醒。當你重視自己的需求,學會照顧自己,你會更快樂、更有自信,並擁有情緒穩定與平衡。這樣的你,才能真正幫助他人。做自己,是一場讓自己與世界都變得更好的旅程。

Read Mor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