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拍不只為美,還是一種連結自己的方式

在影像充斥的社群時代,我們難免對外貌與生活產生焦慮。但與其抵抗,不如轉個角度看——自拍、美顏、分享動態,若能回歸自己、出自自由意志,也能成為連結自我、享受當下的方式。
awanita-blog

拍完這些照片後,我開始思考

這星期我和攝影師去海邊,拍了一些新的情境照。回來後,腦海裡一直浮現有關拍照、攝影和社群平台的各種想法。

我們活在一個「圖片社交文化」當道的時代。除非我們能真正放下對於自己外貌、形象的焦慮,否則很難在現實生活與網路世界之間,找到一個自在的位置。

我曾在微信公眾號看過這麼一段話:「在上海,每天有一百萬個小姑娘在野餐。野餐的重點,不是『野』也不是『餐』,而是躺在野餐墊上,用英文報紙遮住臉,拍張美照上傳社群。」這些報紙幾乎一模一樣,因為都是淘寶搜尋「英文報紙」的第一筆結果。

週五我和朋友吃晚餐,稱讚他怎麼能在大熱天抽空騎車運動。他笑說那只是隨手拍張照片,丟到臉書上營造健康形象罷了。這句話讓我笑出來——當我們允許這些表象存在,也就給了自己一份輕鬆。不忘提醒自己:別人的生活看起來怎樣,其實和我們無關。

美顏濾鏡不是問題

講到照片,怎麼能不提美顏?我也常會在上傳前稍微修一下圖。有人會覺得這樣「不夠真實」,但我認為,美顏就像穿衣服、化妝,是日常的一部分。

真正的問題,不是濾鏡,而是當我們用這些影像工具,掩蓋了對自己的忽視,甚至失去了與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連結。

自拍,可以是一種儀式

我在《儀式的力量》裡讀過一個簡單又有力量的建議:

每天在放鬆時,幫自己拍一張照片。看著鏡頭裡的自己,對自己微笑,想想你已經走了多遠,感受內心的愛,再按下快門。

在這個人人自拍的時代,這樣的小小儀式,能讓自拍從一個看似虛浮的動作,轉化為支持自己、與自己重新連結的方式。

別用標籤限制自己

這幾年我常看到一些文章,比如:「愛自拍的人有什麼心理特質」、「常發限動的人在想什麼」、「從大頭貼看出你的內心陰影」之類。

這些當作閒聊話題還可以,但如果太過認真看待,就可能讓我們在拍照、分享時過度焦慮。反而失去了最初那份單純的快樂。

我會更希望,我們都能放下這些標籤與評論,好好生活,自由而喜悅地分享自己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Picture of Awanita

Awanita

✎💬發現、找到快樂與滿足的寶藏,去經驗每天的生活,成為一道光,與世界分享你的喜悅 ……

✎ 更多文章

Awanita

祝福的力量:用心念轉化世界的起點

心念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。透過日常的祝福行動──對食物、自己、甚至對讓你困擾的人──我們不只提升自身能量,也悄悄轉化了生命的氛圍。祝福不是迷信,而是深藏於傳統與現代經驗中的實踐智慧。

Read More »
awanita-blog

情緒低落時,睡覺真的是解藥嗎

面對現實並不容易,但逃避只會讓問題更複雜。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放下對過去的執著,才能真正與自己和解。當你願意直面現實,內心的平靜與力量將隨之而來,帶領你走向更好的未來。

Read More »
awanita-blog

做自己很難?其實這是一場心靈覺醒之旅

做最好的自己,不是自私!做自己不是任性,而是一種心靈覺醒。當你重視自己的需求,學會照顧自己,你會更快樂、更有自信,並擁有情緒穩定與平衡。這樣的你,才能真正幫助他人。做自己,是一場讓自己與世界都變得更好的旅程。

Read Mor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