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總是難以說「不」嗎?
你是一個很難說「不」的人嗎?當有人向你提出請求時,你是否覺得有義務說「是」?其實,勇於說「不」能為你保留內在力量,無論是為了身體還是心靈的健康,適時拒絕都能讓你成為更健康、更快樂的人。
1.重視自己的福祉
說「是」不是你的義務,有時候說「不」反而更好。如果你總是答應所有請求,不僅會讓人覺得你的「是」理所當然,還可能讓你過度投入不真心想做的事,從而忽略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事。例如,朋友邀你周末逛街,但你原本計畫參加瑜伽課放鬆身心。如果你無法拒絕,就會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。記住,你有權利將自己的福祉放在首位。
2.設置個人界限
許多難以說「不」的人,往往是因為沒有釐清人我界限。這道隱形界限因人而異,沒有標準答案。我們可以為自己設定具體的界限,例如晚上十點後不接工作電話。禮貌地表達界限,而不是勉強順從或找藉口,能讓他人學會尊重你的需求。反之,如果你從不設置界限,別人自然會認為它不存在。試著找出你的界限,並忠於它們。
3.說「不」不需要內疚
很多人認為,必須找到合理的理由才能說「不」。例如,你無法直接告訴對方現在不想聊天,而是編造一個趕企劃案的理由。其實,這並非必要。如果你不想做某件事,就可以直接拒絕。審視自己無法說「不」的原因,可能是為了避免衝突、擔心他人不開心,或想成為受歡迎的人。從讓你感到筋疲力盡的事開始練習說「不」,你會發現如釋重負的感覺。
4.說「不」是為了向幸福說「是」
心理學家泰勒本 • 沙哈爾曾說:「我們常為了滿足別人而答應請求,卻忽視了這其實是在對自己說『不』。」要變得更幸福、更成功,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自己的意願。學會說「不」,無論是對人還是對機會,都是為了選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檢視你的生活,看看哪些事如果退出,會讓你過得更好。
學會說「不」是重要的能力
學會說「不」是保護自己內在力量與幸福感的重要能力。透過重視自身福祉、設置個人界限、擺脫內疚感,我們可以更坦然拒絕不合理的要求。適時拒絕不僅能讓我們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,還能為自己創造更多空間與能量,向幸福與目標邁進。記住,說「不」不是自私,而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。
★ 閱讀相關文章或書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