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係的轉變歷程
某個春日午後,我問媽媽一個關於婚姻的問題,她平靜又溫暖地說:「你要自己決定。」那一瞬間,我突然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接納與信任。
我們的關係一直不算緊張,但也只停留在表面關心。年輕時,我總覺得她觀念老派、不夠開明。直到後來才慢慢明白,有些真正的智慧,其實就藏在那些再平凡不過的對話裡。
當我第一次真心承認「媽媽其實很有智慧」時,心裡出現一種很奇妙的圓滿感——我不用再證明我比她厲害,不再需要爭出個高下。這個轉變,讓我更深地明白:媽媽,是我人生中最早的連結。當這個連結開始修復,很多原本卡住的地方,也就跟著開始流動了。
理解愛的順序
德國心理治療師海寧格曾說:「愛是有序位的。」在家庭裡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。父母是給予者,孩子是接受者。如果我們想要改變、教育父母,或是否認他們的樣子,就等於角色顛倒、序位破壞了,能量也會跟著打結。
我開始練習放下改變媽媽的念頭,讓她做她自己。她要給我水果、飲料,我不再拒絕、不再覺得「我家樓下就買得到」。我後來才懂,那不只是吃的喝的,而是她想表達的愛。當我願意好好地接住,這份愛,就能自然流動起來。
這次回家,媽媽跟我聊起她童年的事。我才知道,她曾經差點被送養,有次迷路回不了家,竟然也沒有家人去找她。她一心想翻轉命運,靠著讀書努力向前。我聽著聽著,突然理解她經歷過什麼。那一刻,我不只更了解她,也更接納我自己。原來,當我們對父母生出真正的敬意時,也是在療癒和自己之間的裂痕。
從日常慢慢靠近
現在的我,會更常主動聯絡她,有空就聊聊生活、說些近況。過節時送上一句溫暖的問候,有時還會拉她手、抱她一下。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,讓我們的關係有了新的溫度。
也因為這份連結的轉變,我內心的孤單感少了很多,不再老是想要從外在去證明什麼。內在變得更安穩,也更容易在日常裡,感受到一點一滴的幸福。
海寧格說:「所有的療癒,都從我們與父母的連結開始。」不是叫我們去附和他們的想法,而是去接納這個源頭——承認他們就是我們的父母,是我們生命最初的給予者。當這份愛重新被接上,我們就有力量真正活出自己。
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
如果你也想修復和媽媽的關係,不必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。從現在開始,你可以試著接納她的心意、聽她說故事,或者留意自己是否老是在「教她做人做事」。這些微小的調整,其實就是在重新整理你們之間的連結。
當你願意這麼做,就是在打開一條愛的通道。這份愛與圓滿,會默默地支持著你,在生活的每一個場域,活得更幸福、更踏實。
★ 閱讀相關文章或書籍: